苏州钢结构是绿色建筑的美好根基
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能打通房地产业、建筑业、冶金业、机械装备制造业、新型建材业、防灾减灾产业、节能环保产业、绿色建筑产业、战略资源储备之间的行业界线,集合成为一个新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,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。
苏州钢结构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
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,发展绿色建筑首次纳入规划。我国所称的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和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这一理念的提出,给建筑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。钢结构建筑不仅考虑工程的承载能力,而且还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,其不仅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,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,是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一种结构。
钢结构建筑追求“六个零”
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为钢结构建筑总结出的“轻、快、好、省”的四个优异性能,更是彰显出其绿色建筑的特征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材料综合性能好、材料利用率高、工业化程度和部品构件质量标准化控制程度高、安全性能好、不受施工季节影响、建造速度快、地基基础费用省,综合造价低、可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等,易于工业化、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。它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标准,促进我国传统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,同时还可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贯穿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科学发展理念,可实现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标,创建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,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,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城镇化建设新模式。
